管子,樂器名稱,一種吹管樂器,其歷史悠久。起源于古代波斯(今伊朗)。在中國古代稱為"篳篥"或"蘆管"。在兩千多年前(西漢時期),流行于中國新疆一帶,后傳
管子提要 牧民排名 形勢8 權修第三 立政第四 乘馬第五 七法第六 版法第七 幼官第八 幼官圖第九 五輔第十 宙合第十一 樞言第十二 八觀第十三 法禁
劉向編定《管子》時共86篇﹐今本實存76篇﹐其馀10篇僅存目錄。 《管子》76篇﹐分為 8類﹕《經言》9篇﹐《外言》8篇﹐《內言》 7篇﹐《短語》 17篇﹐
《管子》是先秦時期各學派匯編,內容很博大,大約成書于戰國(前475~前221)時代至秦漢時期,內容很龐雜,包括法家、儒家、道家、袋陽家、名家、兵家和農家
《管子》是戰國時各學派匯編,內容很龐雜,包括法家、儒家、道家、袋陽家、名家、兵家和農家觀點,傳說是春秋時期管仲著作。現在版本《管子》 是在西漢
管子提要 牧民排名 形勢8 權修第三 立政第四 乘馬第五 七法第六 版法第七 幼官第八 幼官圖第九 五輔第十 宙合第十一 樞言第十二 八觀第十三 法禁
劉向編定《管子》時共86篇﹐今本實存76篇﹐其馀10篇僅存目錄。 《管子》76篇﹐分為 8類﹕《經言》9篇﹐《外言》8篇﹐《內言》 7篇﹐《短語》 17篇﹐
《管子》是先秦時期各學派匯編,內容很博大,大約成書于戰國(前475~前221)時代至秦漢時期,內容很龐雜,包括法家、儒家、道家、袋陽家、名家、兵家和農家
《管子》是戰國時各學派匯編,內容很龐雜,包括法家、儒家、道家、袋陽家、名家、兵家和農家觀點,傳說是春秋時期管仲著作。現在版本《管子》 是在西漢
